電動出行的未來在于智能化和寬禁帶功率器件
EVSE是電動出行更為復雜的基礎架構的一部分,將來會插入智能配電網絡(即智能電網)中,以實現“插入”設備(實際上包括EV和PHEV)的充電。目前,電動出行和WBG器件已經找到了一種相互契合的方式。一方面,EV和EVSE需要具有高功率密度、高性能和小尺寸的新型功率器件。另一方面,WBG也正在尋求合適的契機大規模滲透市場。一個復雜的系統設計必須始終考慮多種因素的約束,如技術、工藝、環境以及法規。除此之外,如今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,即對環境的重視。因此,新興技術都在尋求滿足這一要求的解決方案,致力于提升能源效率、減少能源浪費和提高系統良率。
電動出行
交通出行越來越多地涉及精心計劃,旨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其實施涉及電動馬達領域,并因此涉及到電力電子。通過混合動力汽車(HEV)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(PHEV)和全電動車(EV)等方式,電動出行(E-Mobility)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交通解決方案已有多年了。這些車輛現已成為工程學的杰作,車輛中的電子(數字和電源)、機械和IT部分共同協作,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未燃燒氣體的排放,使HEV和PHEV車輛的兩個發動機保持同步,并通過正確管理EV中蓄電池的充放電優化了能耗。
現在的制造商幾乎都能適應電動世界的生產,甚至奧迪、梅賽德斯-奔馳或寶馬這些歷史悠久的汽車廠商(主要依賴于汽油和柴油發動機)也已將其首批高性能電動汽車投放市場。市場本身也開始顯露出轉變的最初跡象:這一趨勢正在持續增長,用于公共交通和商品運輸的電動汽車數量已達到約600萬輛,到2030年,預計將達到1.6億輛。迄今為止,中國仍是這個市場的主要驅動力,約占整個電動汽車市場總量的三分之一。在立法層面,歐洲和美國已經公開表示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意愿,這將有益于新型電動、混合動力汽車以及可再生能源交通的發展。
廣告
電動出行中的電力電子
電力牽引涉及多種電子設備。在高科技交通方式中,創新的安全裝置至關重要:多種智能傳感器能夠檢測和處理障礙物相關數據、保持預設速度并與前方車輛保持恒定距離(ACC –自適應巡航控制)、在超車時檢測死角、保持在車道內(LKAS –車道保持輔助系統),或在必要時自動制動剎車(BAS –制動輔助系統)。
而驅動方面,車載功率設備中的電源逆變器和BMS(電池管理系統)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,設計師和工程師正在不斷研究以改進。BMS必須能夠管理大功率,精確控制電池組的溫度和電流,同時要控制好再生性制動器的充電。要完善整個設計框架還需要一種非板載設備,即EVSE(電動車充電設備)或充電模塊,它可以將電網中的電力傳輸給車輛。
EVSE和智能充電
EVSE是更為復雜的基礎架構的一部分,將來會插入智能配電網絡(即智能電網)中,以實現“插入”設備(實際上包括EV和PHEV)的充電。EVSE主要包括:帶通信接口的微處理器;以及功率單元(產生車輛充電所需的能量)。為實現更大的行駛自主性,電動車需要容量更大的蓄電池,而EVSE必須保證可接受的充電時間。
這就導致了更高的電源供應需求,進而要求設計和制造可管理極高電流的充電設備,這會涉及很多問題,如足夠的散熱、專門用于連接器的絕緣材料、導電率極高的電纜等。我們這里談論的電流范圍從家用EVSE的16安培,到125安培的系統,甚至還有能夠提供高達350安直流電的先進充電站。
從車輛到電網
直到十年以前,大多數充電站還不是智能充電型的,因為那時的充電控制協議基于模擬電路,相對于多樣性的應用類型還不能靈活應對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EVSE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復雜,以至于人們決定將實際的充電模塊與數字控制模塊(供電設備通信控制器或SECC)結合起來,從而實現多種功能并滿足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需求,以創建一個真正的派生服務生態系統。
執行該項任務的標準和協議集被稱為V2G(車輛到電網),并在ISO15118(及其衍生版本)中進行了說明,它定義了控制消息以及所傳輸電能的雙向通信。實際上,從這個意義上講,電力可以從網絡傳輸到車輛,反之亦然,也可以從EV傳輸到網絡。
這樣可以優化電池組中積存的電荷,還可以重新利用蓄電池中的能量并將其反饋回網絡中。車輛的90%時間都處于停放狀態,這意味著這時汽車積存的電能未被使用。V2G提出的構想是利用這些累積的電能來應對能源需求的高峰。此外,V2G還可以與風能或光伏系統等可再生和非連續能量轉換點良好集成,如果某個特定時刻系統能量不足時,網絡可以自主決定使用電動車電池來緩沖任何能量需求,而在能量過剩的情況下,額外的能量可以用來為車輛充電。
V2G協議的消息傳遞還提供許多其它服務,包括自動車輛識別、連接到電網的用戶授權,以及根據使用時段和所需充電功率的不同而區別收費的費率規則。EV和EVSE之間的物理通信通道可以為有線(電力線通信)或無線(WLAN)。
適于智能充電的寬禁帶器件
毫無疑問,工程師們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EVSE所使用的功率器件。它對電流的需求過高,傳統功率器件雖然能夠支持,但可能會出現一些額外的問題,導致設備成本增加,從而降低產品的可擴展性和普及。例如,大功率導致的散熱問題需要專門設計合適尺寸的散熱器,這使得系統成本更高、設備笨重且體積龐大。從這一方面來看,技術已經先行一步,WBG(寬禁帶)器件就是可行的解決方案之一。
例如,英飛凌公司的新型CoolSiC系列產品,通過使用肖特基二極管、SiC MOSFET和SiC模塊等一系列器件,可以支持高達1200 V和200 A的高功率,這一切都是專為汽車應用而設計的。羅姆半導體也擁有自己的超高功率WBG器件產品線,例如其MOSFET模塊具有100kHz以上的開關頻率。
不遠的將來
電動出行和WBG器件已經找到了一種相互契合的方式。一方面,EV和EVSE需要具有高功率密度、高性能和小尺寸的新型功率器件。另一方面,WBG也正在尋求合適的契機大規模滲透市場。
以上電工吧小編收集整理的 電動出行的未來在于智能化和寬禁帶功率器件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loggersfromdownunder.com/news/664.html
2020中國電動車質量排名前十名有哪些品牌?

2020隨著電動車越來越受年輕上班族的喜愛,而騎電動車也成為了一種時尚,電動車作為短距離代步工具,具有環保、經濟、不塞車等諸多優勢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這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。那么電動車十大排名,都有哪些品牌全面領先行業呢? 第一名:雅迪電動車 ...[詳細]